返回

古邑侠踪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6章 母亲的饭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如兰州的牛肉拉面,四川的担担面,山西的刀削面,昆山的奥灶面,等等,虽然确实各有特色,但至味还是妈妈做的糊麦裹与面羹。

    后来,时月妈也坐下来吃了。三人一起吃,一起聊,俨然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。

    时月妈又给他们讲了一样美食,叫大麦饭。

    早时有些年头,由于正值春荒,青黄不接时,家里没米了,或者为了节省大米,就会到山上将尚未完全成熟的小麦粒捋下来,在饭锅或菜锅上蒸着吃,那个香啊。

    关于这大麦饭,老辈一直有个故事传下来,说的还是与朱元龙这位大神有关,叫“朱元龙吃大麦饭”。

    据说这位老兄登基做皇帝后,吃来吃去还是在秦梦永王山妙智寺一带逃难时的大麦饭最好吃,让御厨做,可吃来吃去都吃不出当年那个味道,一怒之下杀了不少厨子。

    最终大臣们没有办法,只好从永王山脚的前山坞村,找到了当年招待过朱皇帝的那位老婆婆,请她去皇宫里面救急。

    老婆婆凭记忆做了一回大麦饭给朱皇帝吃。

    没有配料,只用了点盐,是很纯粹的一种粗粮饭。

    朱元璋吃后,皱了皱眉头,说有点当年那个味,但味道没有当年的好。

    要不是看在老婆婆一大把年纪的份上,还有当年招待过他的份上,这皇帝老儿恐怕又会吹胡子瞪眼珠地发作了。

    老婆婆说:“万岁爷啊,您当年流落江湖,又饥又饿,处境实在是很狼狈的,有东西吃,当然都是美味了。可您现在做了安乐皇帝,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,山珍海味吃到烦厌为止,还有什么能让您生出快乐来的东西呢?”

    一语点醒梦中人,老皇帝这才明白“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”的道理,明白当年觉得大麦饭好吃,纯粹是由于“饥不择食”“肚肌好吃食”的缘故。

    这个故事,虽则是在教育人,但秦梦的美味,让皇帝老儿久久难忘,却也是事实。

    时月打趣说,看来这朱元龙的口福还不是最好的,要是吃到我妈妈做的糊麦裹和面羹,保管他一辈子都会为它犯相思病呢。

    三个人一起“哈哈”大笑。

    旧檀有韵句《母亲》,赞曰:

    瓦屋烟袅袅,

    泥灶气缭绕。

    世上美食多,

    母调味最好。

    劝君勤祈祷,

    母亲不要老。


第76章 母亲的饭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